Foobar2000是一款非常强悍的音乐管理工具,只是它一直没有Linux版本。好在踩了几个坑后,它可以通过Wine,在Linux下几乎完美运行。我用的系统是Arch Linux。
阅读全文 >>
Foobar2000是一款非常强悍的音乐管理工具,只是它一直没有Linux版本。好在踩了几个坑后,它可以通过Wine,在Linux下几乎完美运行。我用的系统是Arch Linux。
阅读全文 >>玩转Arch Linux是一件非常有成就感的事情,尤其是自己动手一步步安装它、配置它、折腾它,把它打造成自己理想的操作系统。刚开始看似很难,官方提供的镜像就是一个没有任何桌面环境的bare system(裸系统)。但这正是Arch Linux的闪光点——高定制性,所有的组件均可以通过官方镜像,来给目标系统安装上,想要什么组件就装什么组件,系统归你掌握。
近日,我成功给我的上古ThinkPad X200装上了Arch Linux,并配置好了KDE,把经验总结如下。
阅读全文 >>提示:本文会根据我实践的体验,持续修订。最近修订:2022.5.24。
Openmediavault, known as OMV, could be the best choice among different open-source NAS solutions. Based on the great flexibility of Debian, together with its low consumption, OMV can work well on different hardware environments. Even my obsolete Intel Celeron D can still run well.
Even though OMV is easy to use, it lacks documents, as the development team are all recommending to use their ready-to-use images, which is not so friendly with senior users. What’s more, guides to compile from scratch is just an empty paper, and you must guess what to do by yourself!
After falling into plenty of traps, I won’t allow such an empty paper to hurt any beginners! So here comes my guide.
阅读全文 >>Openmediavault,简称OMV,是开源NAS解决方案的不二之选,更是黑群晖之外的最佳选择。基于Debian的灵活性,以及低资源占用,使得它能够在各种架构的操作系统上大放异彩,这其中也包括我的上古赛扬D(Celeron D)处理器。
然而,OMV固然好用,它的文档却是个巨坑:教程奇少无比,因为官方都在推荐用他们做好的镜像,对手动安装的专业用户非常不友好;而根据源码编译的教程更是空白,全靠用户自己猜!
于是,在踩了N个坑,失败N次之后,我决定,不要让这空白再继续坑害新入坑的OMV用户了!这篇编译和安装二合一的教程,应运而生。
阅读全文 >>笔者在自己的惠普笔记本上安装了采用KDE的Debian,配备了官方的4.19.5内核。后来我又从Linux内核官网上下载了最新的5.2.8版本内核,自己编译安装。
直到某一天,我例行进行sudo apt upgrade大更新,更新过程中官方的内核和ramdisk也一并更新了。结果这次更新完毕重启,出现了以下问题:
5.2.8内核始终无法正常进入登录界面,一直卡在Debian的启动画面处,按方向键切换到日志画面可以看到,日志也卡在某处不动了。然而,使用官方内核启动,却一切正常。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阅读全文 >>笔者是一个苛求显卡性能的程序员,对坐拥的两台“古董”笔记本也一视同仁。这两台笔记本,一台是2009年的老机器ThinkPad X61,安装了OpenSUSE;而另一台是2012年的ThinkPad X200,用的是Deepin Linux。
按理说,新机器的显卡性能相对于旧机器应当有所改善,可是事实却让我无奈——X200的Deepin下,拖动窗口时画面会有明显的撕裂感,一个窗口被拆成两半,而且在使用SMPlayer播放视频(720p)时,也会有细微但肉眼可辨的撕裂。然而,X61的OpenSUSE却完全不存在这样的问题,拖动窗口时一气呵成,不会撕裂,观感体验要好上不少。
阅读全文 >>Snap,全称SnapCraft,是一个全新的应用软件环境。在Snap中,软件被封装在类似于Docker的容器中,作为虚拟盘(借助回环设备)挂载,即开即用,可随时获取,这一切由其后台服务snapd提供支持。Ubuntu从18.04开始,就引入它作为系统的一部分,而其他的Linux发行版(如Deepin)也可以通过软件管理工具进行安装(如sudo apt install snapd)。
SnapCraft将软件包分发在自己的服务器上。然而,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访问位于海外的Snap服务器异常缓慢,不加代理的情况下,下载速度会持续降到十几KB每秒。这使得我们不得不想办法通过代理服务器进行加速。
一般地,Linux上的一些应用程序会通过读取环境变量http_proxy和https_proxy来应用代理服务器设置,典型的有Chrome。然而,Snap比较特别,它不会从环境变量中上述环境变量中读取代理服务器设置,因此直接使用export http_proxy=[代理服务器地址]或export https_proxy=[代理服务器地址]是不起作用的。
那么,有何正确的方法?
阅读全文 >>tag:
缺失模块。
1、请确保node版本大于6.2
2、在博客根目录(注意不是yilia-plus根目录)执行以下命令:
npm i hexo-generator-json-content --save
3、在根目录_config.yml里添加配置:
jsonContent:
meta: false
pages: false
posts:
title: true
date: true
path: true
text: false
raw: false
content: false
slug: false
updated: false
comments: false
link: false
permalink: false
excerpt: false
categories: false
tags: true